原标题:全国社区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2021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武术专场在市群星剧场举行
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全国社区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2021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武术专场在市群星剧场举行。全市各武术组织精心推荐了15个精品武术节目参加了演出,太极、梅花、二郎、洪拳等各非遗拳种争相登场,长、短、双、软各类器械门类齐全,集体项目精彩纷呈。武术专场作为惠民重点品牌活动,是市文化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深入贯彻“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之一,也是滨州精武体育会“讲好黄河故事 重温精武精神”系列活动之一。
据悉,全国社区运动会是基于各地、各社区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区运动会。通过群众体育活动和赛事,组织全国性的社区体育赛事和活动,全国性的社区体育赛事活动要改变以往群众体育办赛过程中“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挑选高手”的方式,更突出基于社区,基于平常群众经常锻炼的基本单元组织活动和比赛。
一、八法五步太极拳,滨州精武体育会丰泽御景太极站,表演者王立新等。丰泽御景太极站自成立以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十几项次,影响带动和服务人群超过1000余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成为了丰泽御景小区甚至是周边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过程中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下面请欣赏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花拳传承人蔡洪玉带来的梅花刀表演。
三、讲好黄河故事,重温精武精神。下面请欣赏精武体育会副秘书长董红军带来的42式太极剑表演。
董红军老师是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教练员,山东省传统武术二级栽判员,中国武术六段。曾在山东省第三届、第四届武术大会比赛中,获得42式太极拳、剑双金牌!在第十三届国际香港武术比赛中,太极拳、剑、扇取得两金两银!在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得42式太极拳、剑双金牌!
四、铁砂掌是用铁砂练出来的掌功,属于硬气功范畴。铁砂掌属阳刚之劲路,是专供练习人身掌部的功法,铁砂掌为少林寺武僧练习的重要功夫,下面请欣赏沾化区武术协会李荣军的铁砂掌表演。
五、二郎拳是我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入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双刀舞练时,比单刀要难得多,行家皆知,单刀左臂难防,双刀两耳难防。下面请欣赏滨州精武体育会顾问、沾化区武术协会顾问陈景元老师带来的二郎双刀表演。
六、下面请欣赏滨州精武会副秘书长、博兴精武体育会张召臻会长带来的陈式太极剑表演。张召臻会长是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太极器械冠军,经营管理均生太极文化发展俱乐部,兼任多所学校太极拳社团老师。她把太极拳实用拳法运用到医疗康复中去,作为医疗康复手段。
七、下面请欣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花拳传承人张泽豪带来的虎尾鞭表演。虎尾鞭又称鞭杆,因起势类似于老虎的尾巴而得名,在器械的选用上甚为随便,树枝、竹杆、木块、手杖等,无论长短,信手拈来均可为用。随处可取,便于携带,深受武林人士喜爱,是习武者防身自卫的理想武器。
八、气舞,是健身气功和舞蹈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式的群体活动。它是在国家推出的九套功法的基础上,自配音乐、自行创编,它既有健身气功的柔和缓慢,又有舞蹈的神韵美感,使健身气功更具有娱乐性、观赏性。下面请欣赏由市健身气功协会李玉红老师等表演的气舞《谁不说俺家乡好》。
九、在滨州的沾化区下洼镇平家村,一种名曰“福寿长拳”的拳术,迄今为止在沾化已流传近二百年了。下面,请欣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寿长拳代表性传承人平子汝带来的《夜战刀》表演。平子汝老师凭借福寿长拳拳术、器械技艺参加过省、市、区级武术比赛,均获得优良的成绩;在他的积极推动努力下,福寿长拳已经推广进入学校和幼儿园,使福寿长拳得到迅速的发展,为沾化区弘扬、传承传统武术做了较大的贡献。
十、下面,请欣赏“精武名师”史晓华老师和她的小弟子万子萱、李智博带来的《陈氏49式太极剑》表演。
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太极剑作为太极拳系列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剑术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而成。太极剑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一方面它要象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格。
十一、大刀为十八般兵器之一,被称为百兵之帅。下面,请欣赏滨州精武体育会顾问、燕青拳传人孙忠诚老师带来的《春秋大刀》表演。
孙忠诚老师从1979年开始传艺带徒,至今已收徒传艺共计30余人,多次荣获山东省武术比赛金奖,山东省传统武术一级裁判员、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和考评员、山东省太极拳推手项目一级教练员和一级裁判员。《华北电业》《山东电力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孙忠诚同志先进事迹。
十二、下面,请欣赏精武会党支部副书记王本建同志带来的《洪氏太极拳》表演。这是洪均生先生对于陈式太极拳的贡献,创造性的研究了螺旋运动缠丝劲,运用哲学观点将武术提高到武学的境界,将生活中的一切自然动作和实战有效的结合,论述了武学中人的自然力问题,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就是从武学角度练拳,不仅是陈式太极拳,包括其他一切的拳种和器械,这是从拳理上和以往陈氏太极拳的不同。
十三、下面,请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拳代表性传承人刘炳国老师的弟子们带来的《大刀豪情》表演。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在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队伍里,活跃着一支支红带飘扬的大刀队,他们用大刀砍出了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用大刀杀出了中国军队的威武。
1940年,洪拳第八代传人张秀华率领大刀队在百团大战滨县郎中河战役中奋勇杀敌,痛击日寇,立下了赫赫战功。滨州洪拳研究会会长、洪拳第九代传人刘炳国率领洪拳弟子,挖掘整理出了一套红军大刀套路,他们在强身健体、传承洪拳、弘扬中华武术的同时,也在用红军大刀讲述着红色故事。
洪拳研究会武术队,把红军大刀练成了他们的招牌套路,大刀飞舞,红带飘扬,他们用红军大刀传承着中华武术,更是在用行动肩负起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十四、下面,请欣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郎拳传承人高嘉临带来的《南拳》表演。南拳属于国家规定比赛项目,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南拳讲究发声呼喝一是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助形象。
十五、下面,请欣赏“精武名师”史晓华老师和她的队员们带来的《自编太极拳》表演。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太极拳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太极拳运动特点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太极拳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观众朋友们,2021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讲好黄河故事,重温精武精神”,武术专场演出到此结束,精武精神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武术技能支撑,让我们共同期待滨州武术的明天更美好!
黄河流经滨州94公里,为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一,作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黄河给了滨州生命和动力,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比赛展现了“城市亲近黄河、黄河融入城市”的特色魅力,打造了全市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比赛,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健身赛事活动,赛事与黄河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富有现代气息、独具滨州特色的靓丽名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亚美体育 官网